心理咨询20次,心理咨询20次严重吗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心理咨询20次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心理咨询20次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有没有人做过心理咨询,管用吗,一般是怎么?
要知道我们任何一个人,都有可能在某个阶段遭遇一些不顺、挫折或打击,因此产生各种困惑和烦恼,在这个时候,很多负面情绪也会随之而来,严重时甚至会影响我们的饮食、睡眠等,当这些问题长时间都没有得到改善,求助于心理咨询师是可以给我们带来很大的帮助的。
在心理咨询中,咨询师的角色是训练有素的倾听者。当然不仅仅是单纯地听,在听的过程中还会借助言语的引导、真正“听”出对方所讲述的事实、体验的情感和持有的观念等,以此与来访者实现共情。通过倾听,咨询师了解来访者的心理问题、应对问题的固有方式及其根源,才能与来访者一起找到打开解决问题大门的钥匙。但是,咨询师不是建议者。常常会有人觉得心理咨询师就是在来访者倾诉完烦恼困惑后,对症下药,给来访者提供专业建议的。来访者拿到一个好的建议,就能解决问题。但事实并不是这样喔。
咨询师在某些问题上确实会有些分析之道,而最终来访者如何去选择、是否能做到都是在其不断认识与了解自身后的结果。就比如,对目前罹患抑郁症的来访者,咨询师会建议他们“不要多想,不要乱想”吗?不会!为什么?因为咨询师深深理解他们的不由自主,此时此刻的他们根本就做不到这样。而心理咨询更大的帮助是陪伴来访者能真正有力量去做到所谓的“建议”或“道理"。
通过心理咨询,来访者可以了解自我、打破局限,进而发挥个人的潜能,去处理生活中的问题,去为自己做最好的决定,***用更好的应对方式。而这通常是一段时间内的成长与变化,并不是短期可以达到的;所以心理咨询重在坚持,在一段时间后,相信你可以感受到自身的一个变化
希望这个回答能帮到你~对此还有疑问的也可以私信我继续交流~
我大学学的就是应用心理学(心理咨询方向),一般大学都设有心理健康中心。毕业前也在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实习过,根据我所接触到来访者,大家普遍还是比较认可心理咨询的作用,例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秘密和难言的事情,在心理咨询中心,来访者可以尽情倾诉,我曾经见到过一个女士来心理咨询中心就一直哭,哭了有近20分钟,心理咨询师耐心倾听,时不时递上纸巾,然后通过引导打开来访者心扉,第一次咨询结束后来访者频频表示感谢,自己压抑许久的情绪得以释放,也对未来有了明确方向;也见过有孤独倾向的小孩通过参加团体心理咨询,逐渐性格变的开朗,后期回访,家长们也都是比较认可。当然,前提是你要去最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里面的老师经验都很丰富。
做了5个月心理咨询之后对心理咨询很反感,是为什么呢?
首先题主这样的感觉和想法是非常可以理解的,也是心理咨询过程中很常见的现象。
***设这5个月的心理咨询是每周一次的设置,而题主又没有过请***爽约什么的,我估计你的心理咨询刚好进行了20次。在这个时候感觉对心理咨询很反感,很累,还不想再去见你的咨询师,是心理咨询里很常见的移情反应。
所谓移情,简单来说就是来访者把对生活里重要他人的情感转移到咨询师身上。也就是说来访者在咨询进行了二十次左右时,有可能会不由自主地在咨询师身上感受到对生活里的某人的情感。
从题主的进一步描述来看,你认为自己不想再去咨询的原因是,“很多时候做完心理咨询情绪都很激动,一个人哭,感觉越来越累”。
在我看来这只是题主能意识到原因,当然这也是非常重要的原因——毕竟情绪激动,哭泣,触摸到自己内心的复杂情感,确实是很累的,有时候也是让人不舒服的,尤其是如果在咨询中谈论了一些过去你一直害怕面对的东西的时候。
但另一个可能的原因是,题主在“情绪激动,哭泣”的时候,可能会有一种对继续咨询下去的害怕。害怕心理咨询把你变得这么弱小可怜,总是哭哭啼啼。或者害怕在咨询里触摸过于深层的内在体验,那些体验是你非常抗拒和害怕的。还有可能你此时对咨询师产生了不好的看法和感觉,你对他感到不安全,可是却觉得无法说(也可能你根本没有感觉到对他不安全)。
综上所述,建议题主可以把“很多时候做完心理咨询情绪都很激动,一个人哭,感觉越来越累”的感觉和你的咨询师表达,尤其是告诉你的咨询师,你因此都不想再来做咨询了。相信你的勇敢表达,可以帮助你在咨询中收获更多,对自己理解更多,从而达到内在的成长。一般来说,当来访者对咨询或咨询师产生不好的感觉,并把这些感觉表达出来,跟咨询师一起去关注这些感觉,往往都是心理咨询往深入[_a***_],达到更好效果的契机。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心理咨询20次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心理咨询20次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constructoranovacons.com/post/588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