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调节方法技巧口诀,心理调节方法技巧口诀是什么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心理调节方法技巧口诀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心理调节方法技巧口诀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中学生心理辅导的原则口诀?
中学生是心理素质比较敏感脆弱的阶段,中学教师和家长都应该多关注,多引导。
中学生心理辅导方法口诀:奖惩脱来访,合理退
1.奖励法:对于中学生的值得鼓励的行为,给予表扬和鼓励。
2.惩罚法:中学生是人格、各种价值观形成比较重要的时期,对于错误的观点和做法老师和家长要及时发现,及时制止。必要时要给予些惩戒。
3.系统脱敏法
注意力转移法口诀?
1、消遣转移法
2、繁忙转移法
是在个体心态不佳时,有意的安排一些工作任务,使其注意力其中在工作上而忘却烦恼,或者说因工作而无暇顾及烦恼。
3、开阔转移法
是指使用能够开阔个体心胸的方法转移注意力,达到调节心态的目的。
4、心理暗示法
如曹操所用的“望梅止渴”就是一个典型案例,通过本人心理上的暗示,改变当时的状态。
5、改变环境
到自己想去的地方,去能够让人心旷神怡的美丽的地方;去见想见的人,用快乐抵消烦恼;改变生活节奏,迎接新自我。
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及其教育启示口诀?
1、顺序性→循序渐进
启示:在对青少年进行教育时,必须遵循由具体到抽象,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低级向高级的顺序,循序渐进,不能“揠苗助长”。
2、阶段性→不能搞“一刀切”
教育工作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尊重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根据这些特点提出不同的发展任务,***用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方法,进行针对性教育。教育的阶段与儿童身心发展的阶段相适应。
3、个体差异性→因材施教
要求教育者深入了解学生,针对学生不同的发展水平以及不同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进行因材施教,引导学生扬长避短发展个性,促进学生自由的发展。
4、不平衡性→把握最佳关键期
人有其发展中关键期和最佳期。所谓关键期(洛伦兹提出)是指身体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宜于形成的时期。在关键期内施加教育影响,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错过了关键期的教育,往往事倍功半。
5、互补性→扬长避短
要求教育应结合学生实际,扬长避短,长善救失,注重发现学生的自身优势,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心理安全小口诀?
,说得有道理熟悉环境,暗记出口;
通道出口,畅通无阻;
扑灭小火,惠及他人;
保持镇静,迅速撤离;
不入险地,不***;
简易防护,蒙鼻匍匐;
善用通道,莫入电梯;
缓降逃生,滑绳自救;
避难场所,固守待援;
缓晃轻抛,寻求援助;
中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口诀?
学生心理的发展有四个基本特征:连续性与阶段性、定向性与顺序性、不平衡性、差异性。
(1)连续性:个体的心理发展是一个逐渐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高级心理是在低级心理发展的基础上进行的,又萌发了下一阶段的新特征。
(2)阶段性:个体的心理发展是一个逐渐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当新质逐渐占据的优势地位时,心理发展也就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2、稳定性和可变性
(1)稳定性:心理发展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诸如发展的阶段、阶段的变化等,大体遵循一定的规律,具有相对稳定性。
(2)可变性:各个阶段的心理特点总是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可变性是绝对的。
3、普遍性与差异性
个体的心理发展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规律性,但各种心理机能发展的进程、达到的水平则是因人而异的。发展既有共同规律,又表现出个别差异,共性中包含着特殊性。
4、发展的不平衡性
发展的不平衡性主要表现为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方面在发展进行的速度、到达某一水平的时间以及最终达到的高度等方面都表现出多样化的发展模式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心理调节方法技巧口诀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心理调节方法技巧口诀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constructoranovacons.com/post/512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