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的原理与方法,心理咨询的原理与方法思维导图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心理咨询的原理与方法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心理咨询的原理与方法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二、针对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心理咨询师在咨询中怎样把握共情技术?
情感反应技术是指咨询师把求助者所陈述的有关情绪、情感的主要内容经过概括、综合与整理,用自己的话反馈给求助者,以达到加强对求助者情绪、情感的理解,促进沟通的目的。
按照罗杰斯的观点,共情是指体验求助者内心世界的能力。共情的具体含义包括:
第一,咨询师通过求助者的言行,深入对方内心去体验他的情感与思维。
第二,咨询师借助于知识和经验,把握求助者的体验与其经历和人格之间的联系,更深刻理解求助者的心理和具体问题的实质。
第三,咨询师运用咨询技巧,把自己的共情传达给对方,表达对求助者内心世界的体验和所面临问题的理解,影响对方并取得反馈(情感反应)。
情感反应是一种技术,共情是一种能力。两者侧重点是不同的。共情通过情感反应表现出来。
心理咨询规模分为哪两种方式?
根据咨询的内容,心理咨询可以分为发展咨询和健康咨询;根据咨询的规模,可分为个体咨询与团体咨询;根据咨询***用的形式,可分为门诊咨询、电话咨询和互联网咨询。 1、发展咨询 为了适应现代化的工作和生活节奏,人们越来越重视自身的认识和关注,而发展性心理咨询,可以帮助人们挖掘心理潜力,提高自我
心理咨询预约流程?
一、咨询前预约:可以选择电话预约咨询或者微信、QQ等聊天工具预约咨询。
二、确认时间:工作人员会负责确认您与咨询师合适的时间进行咨询,如无特别说明,每次咨询都以50分钟计算。除了您在预约时会和您确认时间,在咨询日的前一天,工作人员还会再一次与您进行确认,确认您能够在第二天进行咨询。如您需要取消咨询,也需要在咨询的前一天进行取消。请注意,如已经确认您能够进行咨询,而您因故未能进行咨询,本次咨询的费用依旧会按照咨询协议收取,同样的,如咨询师在确认之后未能进行咨询,也会根据协议补偿您的损失。
三、咨询前:初次来访,请提前10至15分钟抵达咨询室阅读并签署咨询协议书(首次咨询确认书)。复诊,请按时抵达咨询室。咨询时,陪同到访者可以在接待室休息。
四、咨询后:按照实际咨询时间在接待室交付咨询费用(有关收费请参见收费表),并进行下一次咨询时间的确认。原则上,费用交付给工作人员而非咨询师本人。若已通过转账等形式提前支付,无需再次支付费用,在咨询后与咨询师以及助理确认下次到访时间即可。
五、最后(咨询中止):咨询中止,咨询师会与来访者讨论咨询的效果等。如您愿意,亦会邀请您参与随机的咨询效果抽样调查,该调查的目的是对咨询师的工作进行评估,您的所有数据都将保密。
如何正确和心理医生沟通交流?
这的确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
应该是一个了解心理咨询的人心中最不是问题的问题,不了解心理咨询的人认为的最重要的问题。
首先,会和心理医生沟通的时候一般都是有自己的目标和当前的困境的,这一定会是交流的核心和最重要的部分。交流中一般情况会涉及两方面,一是该目标是否可以达成?进而如何细化?二是通过心理咨询如果无法直接达成这个目标,是否可以转化?怎样转化成益于当事人的目标?有时候这个过程都需要好几次。
其次,目标一致了,就看交流过程和方法了,一般情况交流过程像普通的谈话但实际内涵又不同,其中会有很多细化的东西,咨询师在听的过程中去触发来访者的思考以及对于自己“问题”有关经历的搜寻,这个过程逐步进展中,“问题”多数时候就一点点松解开了。
最后是结果,随着咨询过程也许来访者会发现,有的问题解决了很多,状况也好了很多。但也许最初的那个问题好像并没完全解决。这是由于每个人问题的深浅程度不同带来的,如果最初提出的问题较浅,那么可能会被解决,如果原本那个问题就深入到性格层面,这时你会了解到虽然这些次的咨询让你生活有了很多改观,但需要达到你最初的那个目标可能还需要更长的时间,这时你可以从新去决定是否要继续。
每一次的决定,都是一次自我负责与超越的过程,咨询师能做的就是帮助你看见更多选择与可能,帮助发现你生活中可以不断超越和优化的部分,进而与你一同创造属于你的人生。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心理咨询的原理与方法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心理咨询的原理与方法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constructoranovacons.com/post/509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