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后的心理调节,退休后心理怎么调节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退休后的心理调节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退休后的心理调节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退休之后怎样调整自己的心态?
退休是人生的一大转折,它预示着原来的生活习惯、经济收入、地位和名誉等将发生变化。退休后,离开了多年倾心、热爱的工作岗位,多年适应的工作规律、生活环境及生活方式都会发生很大变化。如不适应这种变化,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障碍,如孤独寂寞,情绪消沉,甚至出现偏离常态的行为等。
退休老人多思多虑,敏感性增加,加上年老所致的身体健康状况下降,就会产生疑虑、焦躁心理。有人称上述现象为“离退休综合征”,它实际上是一组适应性的心理障碍,据统计,约24.6%退休老人有此障碍。 这些不健康心理和不良情绪,会严重干扰和损害老年人的生理功能和抵抗疾病的能力,影响神经、免疫、内分泌及其他各系统的功能,从而引发和加重各种心身疾病,加速衰老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因此退休老人要注意及时进行心理调节,正确面对退休这一重大生活变动,预防、克服和战胜“离退休综合征”。
首先要面对现实,敢于接受既成的退休事实。重新设计安排自己的生活,尽快适应新的生活环境。还要善于控制情绪,保持良好心态。要想得开,放得下,要正确面对各种困难和挫折,以积极的心态摆脱不良心理的困扰。心情不好时要及时找亲人、朋友谈谈,求得理解。使不良情绪尽快放松或转移;多参加社交活动,与朋友礼尚往来,以诚相待,创造有利于自我心理调节的条件。另外,退休老人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的下降是不争的事实,因此,在物质和精神上期望不应过高,要做到知足常乐、安享晚年。自我调节困难或不成功时,要及时做心理咨询或请心理医生治疗。
退休后应继续学习新知识,看书读报,关心国家大事,有条件者可参加老年大学,充实自己的生活,延缓大脑的衰老,预防痴呆的发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适当地参加体育锻炼,如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保持和培养有益身心健康的嗜好,如养花、养鸟、下棋、打牌、跳舞、唱戏等,与爱好相同的朋友一起活动,享受退休后的欢乐。夫妻之间要互相体谅、互相照顾,共度晚年。不要过分依赖或过多干预子女,要大事清楚,小事糊涂。要常与儿辈交谈,创造良好的家庭生活氛围。有可能的话,要多关心、照顾孙辈,天真活泼的孩子会给老人带来极大的乐趣,但不能过度溺爱,更不能干涉他们父母的管教,充当保护伞的角色,否则会引起家庭矛盾。
怎样摆脱因退休引起的心理不适?
刚开始退休时,有些人可能会有些不适和寂寞,调整一段时间就适应了,最关键生活要充实,充分规划好自己的生活:
1、可以去老年大学充充电,根据自己的喜好报些兴趣班(素描、声乐、舞蹈、书法……)。
2、劳逸结合,料理家务,晚上跳跳广场舞。
3、结伴出游,愉悦心情、饱览风景、增长见识。
4、参加发小、同学的聚会以增进友谊……总之,要有一个豁达、乐观向上的心态➕个人兴趣爱好的培养!这样一定会迎来一个惬意的老年生活。
干部退二线或退休后[_a***_]将精神状态调到最佳并安排好个人生活?
我于2019年底从领导岗位上退二线,并于2021年底退休。退休是人生的又一个转折点,而非终点,因此调整好精神状态、选择退休后生活定位还是很重要的。我的体会是:
一、思想不放松。毕竟是干部,组织培养了几十年,不能因为退休了可以放纵自己。该学习的还是要自学,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要弄得清。
二、选择适合自己的事情去做。在不违反规定、政策的前提下做一些积极向上的事情。我出身农村,做过农民,退休后我返乡种了父母的自留地,有200多平蔬菜、培育竹林500平,还养了鸡鸭,经常早晨跑步10公里,生活很充实。我也看到很多老同志喜欢琴棋书画、参加社区志愿者服务等,这些活动非常有益。
三、心态要平衡。要放下干部架子,妥善处理好家庭、邻里以及老单位、老同事之间的关系,不要再插手原单位工作,主动融入百姓圈。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退休后的心理调节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退休后的心理调节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constructoranovacons.com/post/503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