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人的心理年龄文章解析,测试人的心理年龄文章解析怎么写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测试人的心理年龄文章解析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测试人的心理年龄文章解析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心理年龄比生理年龄小很多怎么办?
所谓心老,大约说的就是心理年龄超过了生理年龄。也的确有专业测试的结果,很多人的心理年龄就是大于生理年龄的。 其实这个现象在全世界都普遍存在,极少有人的心理年龄和生理年龄是完全一样的,而前者高出后者,也是正常的现象,即使相差很多,也并非病态。所以大可不必因为心理年龄的“老”而忧虑。 心理年龄的高低,和一个人的遗传、性格、经历、环境等等因素密切相关,甚至受到近期的心情等多变因素的影响,它本身并不是一个“病理名词”,而只是一个心理发展的“时间参数”。 “心理年龄”只不过是一种象征的说法,因为心理年龄并不具备智力那样的稳定性,随着人的不断努力,它可以得到调整和优化。 心理年龄的高低各有利弊,并不是绝对的好和坏可以区分的。人的心理年龄和生理年龄应成大致对应的关系,但在不同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表现出发展中的个体差异和不平衡性,所以人的心理年龄、生理年龄以及智力年龄并不是完全同步发展的。 心理年龄远大于实际年龄的人,会显得城府过深,很难与同年龄的人有相互的理解与共同的语言;而心理年龄远低于实际年龄的人,则会显得过于天真,不利于个人的社会化生存与成长。 实际上心理年龄并不是一个“固定值”,它是可以变化的
心理学智商计算公式?
智商有两种,其中一种是比率智商,它的计算公式为:智力年龄(心理年龄)/实足年龄(实际年龄)=智力商数。
另一种是离差智商(lQ),即把一个人的测验分数与同龄组正常人的智力平均数之比作为智商。
心理学上关于智商的计算公式,有好几个不同的量表,***用不同的方式计算智商。
一般来说,我们往往通过答题之后,根据答案,得到这套测题当中所得的原始分,再通过查常模表的方式,查到对应的智商。
最经典的智商计算公式,一种是比率智商,即用智力年龄除实际年龄乘100,还有一种智商计算的办法,***用的是标准分数,也就是需要用到原始分数减去平均数,再除标准差,之后再加一个100乘以各15
简介:1905年,法国心理学家比奈·阿尔弗雷德(Binet.Alfred,1857~1911)和他的学生编制了世界上第一套智力量表,根据这套智力量表将一般人的平均智商定为100,而法国正常人的智商,根据这套测验,大多在85到115之间。
智商主要靠遗传,但是人的智力肯定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年龄的成熟而发展,因教育和训练而改变。由于先天多种因素,人的智力发育会有所不同。通过一系列标准测试测量人在其年龄段的智力发展水平,它必须与灵商(SQ)配合运用才行。它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智力表现多个方面,如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分析判断能力、思维能力、应变能力、推理能力等,其包括文商(CQ)。当前认为智力由三种能力组成:短期记忆力、推理能力和语言能力。
1916年,特曼教授把这套量表介绍到美国修订为斯丹福-比奈智力量表,并用心理年龄与生理年龄之比作为评定儿童智力水平的指数,这个比被称为智商,用公式表示即是:IQ=MA(心理年龄)/CA(生理年龄)×100。人们称这种智商为比率智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测试人的心理年龄文章解析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测试人的心理年龄文章解析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constructoranovacons.com/post/494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