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主动投案心理测试,男人主动投案心理测试是真的吗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男人主动投案心理测试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男人主动投案心理测试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 初次醉驾无事故,主动投案认罪。酒精测试仪吹出113血检大概110左右。能争取到最好的判决结果是什么?
- 莘县小伙凌晨驾车出事故,睡醒一觉报警竟是“送上门”的醉驾, 你怎么看?
- 茌平县: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司机16小时后投案, 你怎么看?
- 有哪些“看上去不起眼,没想到是大案”的案件?
初次醉驾无事故,主动投案认罪。酒精测试仪吹出113血检大概110左右。能争取到最好的判决结果是什么?
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这是一条铁律。现在你己经喝了酒又被抓住,那只能老老实实地认罚吧。按你酒精测试的程度和认罪的态度,会被判处拘役一个月缓刑三个月。(仅供参考)
做梦说相声啦?还是好玩编的?
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你若能做到无事主动投案还酗酒开车,证明你是疯子;你若酗酒开车还能主动投案,则证明你是傻子。反正不蛮正常,不是大脑有点问题就是小脑有点短路!
主动投案的,处罚吧还是会从轻,罚个几千,拘个一年半载的,不过以后至少五年只能坐别人的车了!坐车时还可以打个盹继续编!
莘县小伙凌晨驾车出事故,睡醒一觉报警竟是“送上门”的醉驾, 你怎么看?
谢悟空!
看到这篇新闻,差点传染给我也醉了。莘县小伙凌晨驾车撞上一路边货车发生事故。睡醒后一看,不对呀,谁把我车给撞了。必须赔钱,要么报保险,我前头撞这个样子,少说几千上万修理费,不行,必须报警。
“110吗?我车被撞了,我要报警。”几分钟后,警察到了。一看这现场,明显是小伙子驾车撞上路边停靠的货车。再一问,小伙子明显酒味特浓。
于是乎,交警兵分两路,一路斟查现场,一路带小伙子去医院抽血。哇!133㎎酒精/100ml血液,属严重酒驾。连忙通知家属,小伙子约束致酒醒直接放号子里了。
罚款2000,吊销驾照,5年内不允许考驾照。至于车损那就去跟保险打官司了。要么拒赔,要么交强制赔。剩余自己掏腰包吧。
实际上,该小伙子要么酒未醒,要么看到车损这么大,想来想去还是报警吧。结果把自己报进去了。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这个小伙子你等酒醒再报案呀,为什么这么聪明呢?你认为警察是吃干饭的呀,你认为法律是儿戏呀。全社会都在关注酒驾,你倒好,往枪口上撞。
说一句,话该!看你开车还喝酒吗?
谢谢悟空邀请!
类似的问题不知道回答了多少次,但每次都有些不同。这次的问题有人说莘县小伙子傻,明明喝醉了酒还主动去报案,为什么不等酒醒了再去报案?对他来说也许是好事。
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的规定已经很多年了。驾驶员早已经知道了,为什么还是时有发生喝酒开车,醉酒开车的案例?那就是当事人始终少了一根弦:法律的底线。认为抓不到,抓不住,可以侥幸逃脱,侥幸躲避,甚至还能举例说明某某某喝了酒开车没事,某某某醉了开车也没事。有句俗话:“久走夜路必撞鬼",总是那样想不被抓住,总会有被抓住的时候,也许抓住了就会后悔终生。
本题中的小伙子车子撞得那么严重,还能睡觉,还能呼呼大睡,说明他撞车时已经醉得不省人世了,多危险啊!开下悬崖,开下沟里,开下河里,等等等,是完全可能的。
小伙子主动报警被查认定为醉驾,也许他真的不想再***。这次也是不幸中的万幸,没有丢命,没有造成他人伤害,已经是万幸了。从此不再摸车了,吊销驾照对他也许是件好事,把一个没有自控能力的人从悬崖边上拉回来。
驾驶员都该牢记酒后驾车的后果!
茌平县: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司机16小时后投案, 你怎么看?
逃逸肯定是犯法,但是这也要看当时是在什么地段出的事,如果是在村庄附近撞了本地人要是不离开现场估计会被家属打个半死。话又说回来逃逸16个小时也太久了。如果是有意逃逸制人死亡罪加一等,3年以上7年以下***。
有哪些“看上去不起眼,没想到是大案”的案件?
佳木斯的“宫润柏”案。唯一幸存的孩子去报了警,派出所认为是孩子间的胡闹,没管。孩子的舅舅领孩子去了刑警队,人家一听,发现事太大了。结果在他家里找出了好多没有处理掉的孩子的鞋子,尸体都被肢解了,封在火炕里。因为这事,派出所的警察被处理了一批,分局领导也受了牵连。市里对外发布是六人遇害,坊间传言绝不少于十人。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男人主动投案心理测试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男人主动投案心理测试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constructoranovacons.com/post/471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