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塞怎样心理调节,脑梗塞怎样心理调节病情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脑梗塞怎样心理调节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脑梗塞怎样心理调节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脑梗后遗症恢复方法是什么?
脑梗后遗症恢复方法有很多种。一般来说有运动恢复法、心理治疗法和药物治疗法的。建议患者需要根据自身的状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如果是运动恢复法的话,应当要首先得去咨询相关的运动康复师,在他们的指导下进行相关的运动。心理治疗法和药物治疗法也同样如此,要找到相关方面的专家。
脑梗后,怎样走出心理阴影?
发生脑梗后,人的运动能力和大脑的一些功能会丧失或减退,比如偏瘫、生活自理能力变差、记忆力减退、认知障碍等,所以生活和工作都会发生巨大变化,原本生活和工作的目标也都产生巨变,一般人都无法接受。
所以要想走出心理阴影,还要从根本问题解决(我是脑出血病人,我的经验告诉我这样去做可以解决心理阴影问题)。
一是要积极的进行康复,要有恒心、不放弃(因为康复往往是一个终生要做的事情,并且越到后来越难见效果),时常寻找身体的每一点进步,这样会是自己始终抱有希望,心情才会有愉悦感。
二是心理上要学会与病态的身体相处,接纳偏瘫后的自己,就像一个癌症患者说到的“与癌细胞和平相处”。这点很重要,接纳自己后,自卑感就会降低。
三是试着回归社会,不断降低心理敏感度,能够进一步降低自卑感。
四、学习一点哲学知识,哲学可以帮助自己寻找生命的意义,想通这个问题,你会发现:生病只不过是换个活法而已,没有什么不好,这会使自己生活有了新的色彩,这样的人生反而更丰富厚重。
五、向那些身残志坚的榜样学习,我们身边不乏这样的事例,比如《我是演说家》的参赛选手就有好几位。这样的人很励志,可以给自己注满力量。
最后送你一句话“每一个微笑背后都有一个咬紧牙关的灵魂”。
脑梗患者在生活上有什么要注意的,有什么好的调理方法吗?
谢邀,作为经常接触脑梗患者的康复医院神经内科的主任,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1)脑梗导致偏瘫、言语障碍、吞咽障碍等后遗症的患者
经常有由于肢体、言语、吞咽等后遗症障碍的患者入院,在康复的过程中就有患者的家属问,平时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
对于在院康复的康复的患者首先应该做的就是积极配合我们的康复治疗;
第三患者家属应给予更大的关心和陪伴,对于产生抑郁的患者给予心理上的疏导;
第四,在我们的日常生活活动中,患者的康复是24小时的生活管理方式,如果我们的家属碰到什么事情,都是帮助患者完成这些事情,吃饭喂、喝水喂、起床扶,那么患者就没有办法得到很好和充分地练习。而我们是需要耐心的去等待患者自己去完成,家属只是一个助手的角色,这样才能让患者在练习的过程中掌握这些技能,应用这些技能,从而真正的改善自己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达到生活自理的目的。
(2)对于康复出院的患者
第一我们要警惕的是脑梗二次复发,首先我们回到家中首要任务就是预防脑梗的二次复发。
脑梗属于脑卒中疾病的一种,是指脑部供血障碍,出现缺血、缺氧所致的脑组织坏死或软化。脑梗危险系数高、突发性强且复发率也较高。病情较轻者症状有时并不明显,或仅出现头晕、四肢发麻等,重者或急性发作期十分危险,需要及时治疗。
病因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家族遗传史、吸烟、运动过少等,也与很多疾病关系密切,例如糖尿病、肥胖、血脂异常、高血压、心脏病、动脉硬化等,所以脑梗患者在生活上如果患者这些疾病一定要遵循医嘱合理治疗和控制病情发现,然后调整饮食及生活方式,尽可能降低复发率,同时定期复查警惕发病前兆。
关于脑梗患者日常生活及饮食建议:
建议一:警惕这些症状,可能与脑梗发生有关系。例如血压骤然升高/早起后出现眩晕/四肢发麻/走路不稳/鼻子出血/不自觉流口水/持续头疼/持续性打呵欠等,出现以前情况需要引起重视,必要时及时就近就医。
建议二:脑梗饮食原则,可参考中国卫计委发布的《脑卒中患者膳食指导》,内容较多,这里总结性的提取重点。(脑梗属于卒中的一种)
- 平衡饮食,[_a***_]选择多样化,养成良好饮食习惯,减轻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症状,可咨询医生或营养师进行个性化指导。
- 烹调方式,多用蒸、煮、炖、拌、汆等低脂方式,同时易于消化吸收,避免油炸类食物以及肥肉、动物油。
- 鱼肉类每日75~100克,瘦肉为宜。
- 多吃富含维生素B6、维生素B12、维生素C、叶酸等食物。
- 主食增加粗杂粮和薯类保证200~300克,合并其他疾病要视具体情况调整。
- 蔬菜500克以上,绿叶蔬菜为主如油菜、空心菜、生菜等,不伴有高血糖的患者水果150克左右。
- 限制胆固醇,每天不超过300毫克。
- 遵循低盐低脂饮食,盐每日不超过5克。
- 奶制品每日300克。
- 饮水不低于每日1200毫升,建议1500~1700毫升。
其他建议补充:
- 用药需遵循医嘱,例如降压药、止痛药、利尿药等。
- 情绪不要波动较大,患者家属要多关心或注意心理疏导。
- 早起起床不要过快过猛,缓几分钟再缓慢做起。
- 关于运动,先根据自身情况咨询医生是否可以运动,适合什么运动以及强度。(这里不提供具体建议也是出于安全性考虑,每个人情况不同。)
- 锻炼右脑,相对因素下右半脑容易出现脑梗,可以经常使用左手。
谢谢阅读,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谢谢邀请!
关注李博士和你谈健康,带给你更多更实用的健康知识!
脑梗死最常见的原因是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患者在生活中要注意的就是尽量控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避免脑梗死再发,同时积极康复,改善受影响的功能。可以从以下这些方面加以注意。
一、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饮食宜低钠盐低动物油脂,营养要丰富,总热量要控制。
只要身体条件允许,仍然要多活动、多运动,每天不少于半小时,最好1小时以上;
戒烟酒;
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二、控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
如果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要定期检测,并结合饮食、运动、药物等,把血压、血糖、血脂控制到理想水平,如无严重的脑血管狭窄,血压宜控制在130/80mmHg以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宜控制在1.8mmol/L以下。
先去改变饮食,饮食清淡,多吃水果蔬菜,粗粮等,不要吃饱,少生气,该管的不该管的,最好时刻点,计较少生气就少,根据身体锻炼身体,再调理治疗疏通经络提高免疫力,基本就是这些
我们都知道,脑梗发病后容易复发,如何预防?一方面需要坚持服用相关药物,包括他汀类药物,阿司匹林,进行预防脑梗复发的二级预防药物治疗,同时改善生活方式也非常重要,需要在生活上应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养成健康生活方式
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降低脑梗再发风险。包括戒烟、限酒、适当运动和规律作息。有研究者经过13.7年的随访研究发现,坚持3种以上健康生活方式的人(从不吸烟、正常体重、适量运动、少量喝酒、多食蔬菜)相比<3种健康生活方式的人,脑卒中风险大大降低。
2.注意饮食调理
饮食上应注意低脂低盐低糖,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补充优质蛋白。
3.注意早期持续康复治疗
偏瘫是脑梗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其所导致的患者运动能力和生活能力下降是影响生活质量的主要原因。因此,如何促进患者神经和运动功能的恢复是脑梗后康复治疗的重点。有研究显示,卒中后早期患者四肢的功能和肌肉即可出现萎缩,且长期卧床容易导致褥疮、坠积性肺炎产生。而早期持续康复训练能显著促进脑梗偏瘫患者的神经功能、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康复。
4.注意脑梗患者的心理疏导
近年来,脑梗患者的心理健康越来越受到重视。许多初始患病的患者无法接受偏瘫、残疾等后遗症,会产生抑郁、焦虑、自卑等负面情绪,对患者预后和生活质量造成极大影响。所以,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排解患者负面情绪,调整患者由于疾病产生的消极心态,有助于患者更好的恢复身体健康,提高神经功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许多研究均显示,使脑梗患者处于一个心态轻松,温馨愉悦的康复环境中,能加快患者神经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康复。
总之,脑梗患者需要自身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能够坦然面对疾病,用乐观的心态改善生活方式,积极面对疾病,而脑梗患者的家人和朋友需要格外关照患者,不仅仅物质上,对患者心理上变化也不能疏忽。
发生脑梗后要注意什么事项?
发生脑梗,说明脑梗的病灶仍在,如出院后不注意调理,脑梗极容易复发,而且每复发一次,病情就会继续加重,治疗起来也更加棘手。临床数据统计,脑梗幸存者病残率极高,有大约25%-40%的幸存者在一两年内再次复发。
所以脑梗患者及家人应该积极进行出院后的护理,来最大程度地降低脑梗复发率及死亡率,帮助其患者康复,让脑梗患者提高愈后生存质量。
一、饮食以低盐低脂、适量碳水化合物、丰富维生素为原则,饮食要有规律,切忌暴饮暴食或过分饥饿。
二、戒烟酒,烟草中的尼古丁可引起血管痉挛,造成血管壁损伤。长期饮酒可以导致血压升高。
三、适当运动,规律作息,控制体重,避免过度劳累,保持情绪舒畅。
四、控制血压、血糖,平时注意监测血压,一般血压控制在130-140/80-90mmHg。血糖每3-6个月监测糖化血红蛋白1次。餐前血糖<6.1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1.1mmol/L。
五、1-3个月定期复查,如在此期间有新发不适症状,可随时来院就诊,切不可迁延日久。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脑梗塞怎样心理调节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脑梗塞怎样心理调节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constructoranovacons.com/post/393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