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 阻抗,心理咨询阻抗表现形式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心理咨询 阻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心理咨询 阻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心理学中的阻抗是什么意思?
阻抗即指来访者对心理咨询师产生有意或无意的抵抗、情绪对立,从而影响咨询关系建立的现象。
阻抗的表现形式,可以是语言形式或非语言形式,也可以表现为个体对于某种心理咨询要求的回避与***,或个体对心理咨询师或其他人的某种敌对或依赖,或流露于个体的特定认知、情感方式,以及对心理咨询师的态度等。
阻抗(Resistance):指在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过程中,来自来访者或治疗者的有意或无意的抵抗,从而干扰治疗进程的现象。
弗洛伊德将阻抗定义为求助者在自由联想过程中对于那些使人产生焦虑的记忆与认识的压抑,因此,阻抗的意义在于增强个体的自我防御。弗洛伊德对阻抗的定义强调了潜意识对于个体自由联想活动的能动作用。而罗杰斯将阻抗看作个体对于自我暴露及其情绪体验的抵抗,目的在于不使个体的自我认识与自尊受到威胁。这一观点体现了个体的认知对于自我结构与发展的防护作用。此外,一些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把阻抗理解为个体对于其行为矫正的不服从。
心理咨询的目标是助人自助?
对于这道题来说,我的看法是这样的,心理咨询的目标是助人自助,嗯,如果你觉得你的心理出问题的话,你去嗯,可以咨询你些,对于这个问题的老师或者是咨询心理健康老师,然后嗯,你给他们说自己真实的情况,以后他们会给你解释你的心里问题,然后你觉得你自己也是轻松多了,这是你帮助自己,还是帮助别人?
“助人自助”是心理辅导的最基本原则,心理辅导期望通过其帮助,使来询者增强其独立性,而非增强其依赖性,以能够在日后遇到类似的生活挫折和困难时,可以独立自主地加以解决。
心理咨询师眼中的助人自助,包含助人与自助两个层次:
心理咨询的过程其实是一个让来访者自我认知,自我成长的过程。来访者可能因为原生家庭或者幼年经历,导致了人格发展的阻抗,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些不愉快的感受在潜意识里缓慢的增长,于是就产生了各种人格缺陷。
心理咨询师从事的角色就是帮来访者在咨询的互动中认识到来访者自身的情况,这就是助人;而来访者在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下,认识到了自己人格发展的情况,于是开始了自我的成长,帮助自己度过人格发展的缺失,向着完美,健全的人格发展,这就是自助。
助人自助是社会工作者致力于对求助者心灵的一种支持,帮助求救者“自救自助、自主人生”的过程,是社会工作者本着坚信求助者的领悟力、自决力和创造性,发挥自身主导作用的一个过程。
其原则是,不求教训他人,而求开导他人,不是包办代替,而是减少求助者的依赖性,增强他们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启发他们用自己的意志,自主决策,使求助者从“由他助”转向“自助自主”,做掌握自己幸福命运的主人。
心理咨询需不需要上门服务呢?
题主您好,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
关于心理咨询需不需要***,根据我们的咨询设置,对心理咨询的环境有相对严格和统一的规范,如果题主有机会去参观咨询室的话,会发现咨询室长得都差不多,因为这个设置是可以给来访者一种感觉就是独立、安全、专业、受保护,同时也会根据咨询的进展拜访一些咨询时需要使用的道具,比如说沙盘。
同时咨询师在咨询室有自己熟悉的工作环境,所以会有主场的心理优势,这样会有利于咨询师对咨询进展的把握和把控。
另外,心理咨询有一大原则就是“不求不助”,也就是说心理咨询是要求来访者有很强的主动求助的过程,如果来访者愿意来到咨询室,可以说明他的求助动机特别强烈,这也有利于咨询的进展。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心理咨询都[_a***_]上门咨询的,心理咨询本来就该灵活一点的,如果来访者确实有一些不可抗因素,确实是可以考虑上门咨询的,这点主要看咨询师和来访者之间的协商。
祝好~
以上均为每日谈心·高晶 原创
转载请联系作者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心理咨询 阻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心理咨询 阻抗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constructoranovacons.com/post/370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