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调节课堂心理,如何调节课堂心理状态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如何调节课堂心理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如何调节课堂心理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教师课堂上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
控制情绪一般人都做不到,老师不是神人,面对的孩子很多,每个都有自己的个性。怎么控制情绪属于个人修炼,现在是一个快时代,什么都讲究快一点,而教育不能快,只能慢,慢一点再慢一点,多读书多和孩子交流,孩子在成长老师也要成长,共同努力。
先来说一起我刚刚才经历过的一个小插曲——早自习课后的第一节课上课前,预备***已经打了,我进教室一看,好勒,差不多十来空座位(心里很疑惑),问在座的学生,他们说是去上厕所了。
正式上课铃一响,“上课”“起立”“老师好”“同学们好,请坐”,本来随着这个仪式,课堂教学要正式拉开帷幕,但是,但是,在这个仪式过程中,陆陆续续的学生就喊着“报告”进来了(我也点头允许),待大家都坐下后,我刚要开始讲课时,最后两位学生才匆匆跑过来,前面的一位打了报告,后面的那位也就藏在前面学生后面跟了进来。
我以前也遇到过这样的情况,上课后学生姗姗来迟,而且还不打报告,不懂得尊重人,我觉得不能再纵容他们了,于是待最后一位同学还没坐到座位上的时候说了一句警告的话“如果以后还这样,就先站在教室外面”,说完,我刚想开口说我们开始复习(高三),还没开口,那位学生就回了我一句“我是上课铃响了才去的厕所!不就是来晚了一步嘛”(大家听这一句话好像也没多大问题,但他说话的语气和表情那是真的欠揍的那种😂******的,白眼一翻一翻的,大有你能奈我何的势头),本来想冷处理,但是看到他的神情那么的不尊重人,我就开始气不打一处来,严肃的说“难道下课期间不能去上厕所?每次都要上课时才去?!”他就继续那种表情和我杠“都上课了才下课,我不那时候去好久去!!那还要怎样嘛!”(原来是早自习老师压堂,导致他们只能快上课时才去厕所),“那你进教室是不是应该打报告?!基本的礼仪呢?尊重呢?”整个教室都很安静,就我和他的对话声,其他学生都估计很害怕,一是因为我一般不发脾气,二是因为那个学生平时就是不学习,混社会的,所以不把老师放眼里。那位学生继续他的白眼,但是也没有再回话,因为平时我对他们班的学生都不错。 然后我开始讲课,最开始的几分钟,我也板着脸,很严肃(平时爱笑),我觉得讲课过程中心里始终不舒服,于是我就默默告诉自己“不生气,他态度确实不好,但我最开始也没弄清楚为什么,既然讲了就过去了,不要因此而影响整堂课”,这样一想,我心里好多了,整堂课下来也挺和谐的。
刚好看到你这个问题,我也有自己的想法。如果真遇到发脾气的事,首先,要弄清楚原因,其次,学会更加巧妙的处理课堂的事情,最后,最重要的是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不做情绪的奴隶,要做情绪的主人!
课堂的突发事件是高度考验教师课堂驾驭能力和耐心的,千万不要操之过急。否则会出现欲速则不达的局面,把师生关系搞僵,对以后的教学没有好处。冷静想一想学生毕竟年龄小,各方面思想都不成熟,做事太过主观,太情绪化,需要我们引导,所以老师千万不要和学生太认真,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为人师者,当有容人之心。尤其是当下的教师们,面对着大多数的学生,都是独生子女。骄生惯养,专横跋扈,自以为是,目中无人,承受能力差等等毛病的学生,已不在少数。
面对这样的学生,教师要想把控好自己的情绪,还真有点难度。一旦情绪稍有失控,轻者伤人,重者伤己。
如何把控?一要端正心态。教书育人,本来就是一个细工慢活的工作,切不可操之过急。人非草木,孰能无过?为师者先要学会慢下来,一可让自己先冷静一下,二可以慢慢找到对策。
二要懂得正确的处理方法。泄一时之愤,图一时之快,效果往往事得其反。甚至埋下祸端。主动回避一下,各思其过未尝不可。真到了避无可避之时,也可以先夸后贬。思其优点,情绪就能缓和下来。
再就是千万不要把教学以外的情绪带入课堂。课前情绪调节很重要,听听音乐,散散步,至少可以放空思绪,做几个深呼吸。当然,也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让自己的情绪得以平复。
能够做到这三点,把控情绪应该不难。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如何调节课堂心理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如何调节课堂心理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constructoranovacons.com/post/29610.html